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图片

二维码
hmxxwx.jpg
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县政府惠民信息微信

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应急管理局关于印发《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受灾群众生活救助保障工作方案》的通知

2020-07-17 11:40:00     来源: 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县应急局


各县(市、区)应急管理局:

现将《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受灾群众生活救助保障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如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反馈。

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应急管理局

2020年7月15日

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受灾群众生活救助保障工作方案

我市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是广西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几乎每年都发生多次重特大自然灾害。为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所、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根据《自然灾害救助条例》、《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政策文件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按照“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灾民自救”的救助工作原则,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妥善安置好受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确保社会稳定。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县、乡镇人民政府是本级行政区的行政领导机关,负责本级行政区灾害救助工作。

(二)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要规范程序,严格管理,公开补助政策,公开申请审批程序,公开审批结果,接受群众监督。

(三)坚持重点救助与分类救助相结合的原则。应当优先考虑对受灾五保户、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和残疾人家庭的救助,按照家庭经济实际状况实施分类救助。

三、工作任务

(一)救助对象

救助对象为凡因自然灾害造成基本生活困难的农村居民群众,紧急抢救和转移安置受灾群众的救助、遇难人员家属抚慰除外。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需要救助的对象参照执行本方案。

(二)救助项目

1.灾害应急救助。是指紧急抢救和转移安置受灾群众,解决受灾群众灾后应急期间无力克服的吃、穿、住、医等临时生活困难的救助。

2.遇难人员家属抚慰。是指向因灾死亡人员家属发放抚慰金。

3.过渡性生活救助。是指因自然灾害造成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 需政府在应急救助阶段结束、 恢复重建完成之前帮助解决基本生活困难的救助。

4.倒塌、损坏住房恢复重建补助。是指帮助因灾住房倒塌或严重损坏的受灾群众重建基本住房,帮助因灾住房一般损坏的受灾群众维修损坏住房的救助。

5.旱灾临时生活困难救助。是指帮助因旱灾造成生活困难的群众解决口粮和饮水等基本生活困难的救助。

6.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是指帮助受灾群众解决冬令春荒期间的口粮、衣被、取暖等基本生活困难的救助。

(三)救助程序

按照“户报、村评、乡审、县定”的程序进行救助。具体程序:受灾户提出申请或者村(居)民小组提名→村(居)民委员会进行民主评议并无异议→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并通过→县级应急部门审批。

(四)救助标准

??? 1.应急生活救助补助标准。按需应急转移安置救助群众人数人均补助400元发放,但最长救助时间不超过10天。

2.因灾遇难人员家属抚慰金补助标准。按死亡(失踪)人员每人不低于10000元的标准对其直系亲属一次性发放。

3.过渡期生活救助补助标准。按每人每天25元补助发放,但救助期限不超3个月。

4.因灾倒损住房恢复重建补助标准。按因灾住房全损户户均补助标准为20000元,因灾损坏住房维修户均补助标准为2000元发放。

5.旱灾临时生活困难救助补助标准。饮水困难救助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天6元,救助天数、补助资金根据饮水困难程度在5—30天、30—180元内掌握。受旱群众口粮困难救助以冬春救助为主,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天1斤口粮,救助天数根据旱灾造成应当收获的农产品损失的不同情况和基本生活困难的程度,在1—3个月的范围内掌握。

6.受灾人员冬春生活救助补助标准。冬春救助以口粮救助为主。

口粮救助对象共分三类:

一类对象为因灾唯一住房倒塌、粮食作物绝收或严重减收、因灾家庭主要劳动力死亡或重大伤病(符合三个条件之一及以上,下同),造成冬春基本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

二类对象为因灾唯一住房损坏、农作物减收、因灾家庭成员出现较大伤病,造成冬春基本生活比较困难的家庭;

三类对象为因灾其他情况造成冬春基本生活有一定困难的家庭。

口粮救助补助标准为:

一类对象为每人每天1斤口粮,平均每人救助3—6个月;

二类对象为每人每天1斤口粮,平均每人救助1—3个月;

三类对象每人酌情救助口粮1—2个月。对因灾住房倒塌、农作物严重绝收、因灾家庭主要劳动力死亡或重大伤病等家庭,给予每户1—2床(件)棉被、棉衣补助。

四、保障措施

(一)资金保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与当地自然灾害救助需求相适应的资金、物资保障机制,将自然灾害救助资金和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成本等因素,适时调整自然灾害救助政策和相关补助标准。设立特别重大、重大自然灾害专项救助资金,用于帮助解决遭受特别重大、重大自然灾害地区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困难。

(二) 物资保障。合理规划、建设市、县、乡三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点),完善救灾物资储备库的仓储条件、设施和功能,形成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建立救灾物资生产厂家、供应商家名录,健全应急采购和供货机制。

(三)社会动员保障。完善救灾捐赠管理相关政策,建立健全救灾捐赠动员、运行和监督管理机制,规范救灾捐赠的组织发动、款物接收、统计、分配、使用、公示反馈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完善非灾区支持灾区、轻灾区支援重灾区的救助对口支援机制。

(四)商业保险保障继续推进农村住房政策性保险、农业保险项目,鼓励农村居民自行自愿参加家庭财产、农作物投保,构筑多道防火墙,提高抗击巨灾风险能力。

(五)救助政策保障。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做好受灾人员救助的衔接,民政部门要对受到灾害影响,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家庭和个人,要按照“先行救助”有关政策规定,直接实施临时救助,帮助其尽快渡过难关。对经受灾人员救助后,基本生活仍有困难的,符合条件的要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或临时救助,并根据因灾损失、人员伤亡等情况,适当提高救助水平。对于因灾致贫返贫或者存在致贫返贫风险的受灾群众,要及时给予临时救助。



微信图片_20200325153011.jpg



[打印本页]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
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