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图片

二维码
hmxxwx.jpg
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县政府惠民信息微信

甘棠渡的铁锚

2023-07-26 09:19:00     来源: 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县融媒体中心


2006年6月,甘棠村委一渔民在甘棠渡的甘棠桥下撒网捕鱼,正准备收网回家时,不料,渔网被一尖头钩状物挂住。他出于好奇,顺着钩状物扒开碎石泥沙往下挖,发现是一个铁质的大家伙。他以为碰到什么宝贝,喜出望外,便叫人把这铁家伙打捞上岸。仔细一看,此物竟是一个硕大的铁锚。渔民马上报告了县文物管理所,该所人员十分重视,立即前往查看,并将其征集下来。现该锚存放于桂北民俗博物馆的库房里。

该铁锚长何样呢?其为四爪圆杆铁锚。通高1.47米,通宽1.36米,锚头带环、直径0.10米,锚冠直径0.32米,锚臂直径0.09米,重约150公斤,有一锚爪残缺。

锚,通常作泊船或定位用,那么该锚作何种用途呢?这得先从“甘棠渡”的历史沿革说起。

“甘棠渡”,是甘棠江连通南北的湘桂古驿道的一个重要官渡,因以船渡人,故叫“甘棠渡”。具体位置在现今的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县城甘棠桥下游约200米处,此处曾设甘棠驿站。后“甘棠渡”成为现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镇辖区内一地名,曾是甘棠公社、甘棠村委的治所。该渡早在北宋年间就已有记载,有进士孙觌(1081-1169)之诗“发桂林,刘帅立道同诸司出饯于甘棠渡口”为证,可见其历史悠久。

然而,从有文字可考来看,“甘棠渡”在清朝之前,一直是名副其实的“船渡”,即用船渡人(物)过江。有桥过江的历史,从已有的文字记载看,应该始于清康熙七年即1668年。当时由广西巡抚金祖光组织建造,系一座长五丈、宽一丈五尺的九孔石桥。但不久即被洪水冲毁,甘棠渡很快又恢复到原来撑船过江的日子。

据县桂北民俗博物馆所藏的清朝进士、曾任广西左江道的张凯嵩所撰写的《重修甘棠渡浮桥记》碑文记载:“康熙初,前巡抚金公……为桥,未久颓圮。康熙五十八年,前巡抚陈文简公……造船为梁以代石”。再查阅雍正三年《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县志》卷四《李棠撰甘棠桥记》、《陈元龙撰架设甘棠渡浮桥记》两碑文,我们看到,在《李棠撰甘棠桥记》中有这样的描述:“是役也,始于康熙七年戊申二月,以康熙九年庚戍正月讫工,累址于渊,酾水为九道,长五十丈,广丈有五尺”;在《陈元龙撰架设甘棠渡浮桥记》中这样说道:“桂郡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县有甘棠渡,为楚南往来之冲,旧有大石桥,久废,仅以小舟渡行人于激流中”及“量度鸠工,自南岸至北岸,广四十丈,造船三十只,桥广七尺五寸,二舟相连,留空隙凡一十有六,以杀水势,而以厚板架其上,每二舟镇以大铁一,重三百余觔,维以大铁索,长十六丈,又于两岸累巨石为码头,建大铁柱四,復以大铁索”。

上述碑文通俗些说,就是清康熙七年广西巡抚金祖光建造的九孔石桥被冲毁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时任广西巡抚的陈元龙(字文简)开始建浮桥过江。那时的浮桥用船三十只,两两相连,铺上木板,并在每两船之间用一重三百斤的大铁镇之,又在两岸立四根大铁柱,用铁索把船相连固定,便成了浮桥;再到同治六年(1867年),时任广西左江道的张凯嵩,看到浮桥被毁,再次重建了甘棠渡浮桥。

又据1997年版《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县志》记,民国十五年(1926年),时任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县知事陈美文换造过一次浮桥;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汽油桶扎成双层木浮桥渡江作战,后又改成车船渡,同时摆渡汽车和行人过河;直至1965年,始建现代T型梁式混凝土板桥,该桥即是现今南北重要通道322国道桂黄公路甘棠桥的前身。

了解了“甘棠渡”的历史沿革后,我们再来看甘棠江航道。据1997年版《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县志》记载,甘棠江原为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县境西部主要航道,水深2米,可航行5吨位船舶。

说到这里,该锚的用途可初见端倪了。按常规,甘棠江水深2米,不可能用到高近1.5米的锚。再根据泊船用锚来推,重量150公斤的锚,在内河运行船舶中可用在70吨位的船舶上。就算在1960年因建青狮潭水库截流而使水位下降以前,在甘棠江上也远远用不上这么大的船锚。也就是说5吨位重的船舶,如果用近1.5米高、150公斤重的锚,那简直是杀鸡用牛刀。因此,我们可以推断,该锚应该不作泊船用,而是另作它途。

那它是不是作定位用呢?

从上面三篇碑文来判断,康熙七年广西巡抚金祖光建九孔石桥和1965年建混凝土桥时,均用不上这样的铁锚。那么该四爪铁锚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在修建浮桥时,为将浮桥用船固定在河水中而设的固定锚,正如《陈元龙撰架设甘棠渡浮桥记》说的“每二舟镇以大铁一,重三百余觔,维以大铁索”,该锚的重量恰好与碑文所记载的相吻合。

再从外观的腐蚀程度来推断,该铁锚最早可能在清康熙后铸造,因清朝至今甘棠渡共有三次修建浮桥记录。那么,同治六年重修甘棠渡浮桥和民国十五年陈美文县长换造浮桥时,也有可能铸造和使用过这一器物。

该铁锚到底何来历?始于何年代?作何用途?笔者在此也只是仅凭已发现的文字材料作推断。不管如何,它必定经历了一定的时代沧桑,给后人留下了一些甘棠渡的历史灵魂和记忆,至于它的真正历史面目和真谛,尚待专家们去鉴定和揭开。




微信图片_20200325153011.jpg



[打印本页]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
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作品展